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的特点及解题技巧


来源:河北辛集中学
发布时间:2009-05-18 18:10:00
查看次数:

内容提要:高中英语教学交流网 http://zshunj.cn

      例如,2006年全国卷I第69题“What is the text mainly about______.”的正确答案为D项“Life after retirement”。干扰项A项“Learning to paint in later life”与C项“An artist turned teacher”极具迷惑性,但它们只是文章中的某个细节信息。考生如果不清楚细节信息与短文主题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犯概括不准确的错误。

    三、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解答阅读理解题的总体思路是:单句人手。语篇突破,着眼整体,归纳推断。一般有以下两种阅读顺序(P=Passage,Q=Question):

    (1) P—Q—P:即先看文章,后看问题,再通过阅读文章来解答问题。这是考生常用的按部就班的阅读方式。其特点是有利于考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态度。但采用这种阅读方式的考生往往阅读速度较慢,因此难以在阅读时积极主动地预测文章内容。

    (2) Q—P—Q:即先将问题看一遍,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最后答题。其特点是针对性强,节省答题时间,比较适用于解答事实性和细节性的问题,但是解答主旨性和推断性问题的效果不明显。
P—Q—P方式或Q—P—Q方式的采用因人而异,无优劣之分。当然,题型不同,解题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常用的解题技巧有以下几种:

    1. 正选法与排除法

    正选法即根据所读材料内容从正面选择最佳答案。如果在有些情况下从正面选择答案有困难,考生则可以考虑选用排除法,即排除四个选项中的三个错误选项,那么剩下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排除法是解答阅读理解题的常用方法,对于那些不合情理或荒谬的选项、与短文内容相反的选项、与短文内容不相关的选项、虽在短文中出现但答非所问的选项,以及不是问题的主要因素的选项等,都可以采用排除法。

    考生可以遵循如下“三级思考”的方法排除干扰项:

    (1) 如果干扰项明显与文章相矛盾,即为“误”,可以直接排除。
 
    (2) 如果干扰项与文章内容不矛盾,但在原文中没有依据,这种脱离原文的“虚”的选项也可以排除。

    (3)有些干扰项似乎很有道理,文中也能找到相关的依据,但它并不能完全满足题目的要求,未能以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思维模式为出发点,未能充分体现严谨性和最大的合理性,这种虽没错但不是最佳答案的“偏”选项也可以排除。


相关文章
·中国教育史上的三堂“绝课” 09-12
·做英语学习后进生的伯乐03-05
·关于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思考08-24
·我思我行我课改02-27
·葛文山:如何修补作文句子碎片和连写句11-26
·浅谈中学英语语法教学活动设计09-27
·加强英语阅读,提高学生写作效率11-21
·抱怨学生难教的老师,请一定要看看这篇文章06-24
·教师团队精神培育策略研究05-23
·从实践到文本:中小学英语教研论文撰写的路径与方法08-08
最新文章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