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的特点及解题技巧


来源:河北辛集中学
发布时间:2009-05-18 18:10:00
查看次数:

内容提要:高中英语教学交流网 http://zshunj.cn

    2. 偷梁换柱

    干扰项用了与原文相似的句型结构和大部分相似的词汇,却在不易引人注意的地方换了几个词汇,造成句意的改变。

      以2006年全国卷I第57题“It can be inferred that greyhounds_______. ”为例。此题乍看应选B项“like staying in bed all day”,因为原文中有这么一句“especially they would much rather be at home in bed than walking around outside”. 殊不知选项中加了“all day”,使意思绝对化了。正确选项应为D项“need some exercise outdoors”。考生若注意不到此细节的变化,势必造成失分。

    3. 无中生有

     干扰项往往是生活的基本常识和普遍接受的观点,但在原文中并无相关的信息支持点,这种选项的设置往往与问题的设问毫不相干。

        以2006年全国卷Ⅰ第67题“We may infer from the last two paragraphs that_____. ”为例。干扰项C项“English courses are necessary for foreign students”就是这种情况,而正确答案应为A项“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be used”。解答这类考题时考生还应注意问题中有无“In the author's opinion”或“According to the passage”之类的限定语。

    4. 以偏概全

    考生在做猜测文章中心思想、给文章添加标题或判断推理题时,往往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产生这类错误的原因是考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或考虑不周,以局部代替整体。其具体表现为合理关联与不合理关联、准确概括与不准确概括之间的错位。

        不合理关联就是表层理解与深层理解相混淆。表层理解是对文章中客观事实的感知和记忆,往往是文章直接表述的结论;深层理解则是对文章中的客观事实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后得出的结论。
 
    例如,2006年北京卷第73题“What did Loftus find out from her research?”的正确答案为B项“People can be led to believe in something false.”。而误选C项“People tend to forget their childhood experiences. ”的考生显然是根据文中“it came up with an account of their early childhood experiences… The researchers then changed this detail into a manufactured memory through leading questions”的信息得出的,但它只不过是表层信息,其对原文信息的转述并不全面。

    不准确概括是指不能准确地按题目要求概括或提取文中的表层或深层信息。


相关文章
·谈英语学习之错题整理03-10
·英语作业评语——给学生创立一个沟通的平台08-14
·计划总会失败的10大原因 (中英文)02-15
·探究校本教研新方式“同课异构”12-20
·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初探10-16
·营造教师团队精神的“三个着力点”05-23
·浅谈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04-15
·关于中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实践 10-28
·教师怎样自评一节课03-19
·教师“爱讲”难改 但是要改10-30
最新文章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