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七:强化审题意识
强化审题意识,做到处变不惊。基础写作考查的目的是考查考生的语言结构的应用能力,即能够用正确、规范的语言表达【写作内容】所限定的各项内容。
2007年广东高考基础写作部分五个信息点中有三个需要对材料进行分析,这是本试题的第一个意外。
实际上,学生在写第3句的时候,对写作内容的内涵理解很不到位,大部分考生都没有对试题的表格进行分析,没有去对各种偶像进行排名,只是简单地罗列百分比。第4句要求考生写出"男女生以伟人为偶像方面的异同",同:都占所有偶像中18%,异:伟人在女生中排名第三,在男生中排名第二。大部分考生也只是简单地罗列百分比。这与平时的训练有很大关系。考纲样题,平时训练题和各地市的模拟试题里没有要求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只要把提供的材料的内容写完就可以了。这就导致审题大规模失误。
因此,在平时训练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提示语和图表,读懂命题者的意图,理清主要信息,弄透信息点的导向与制约,做到既不遗漏信息点,又不任意的发挥。
反思八:重视汉语和英语思维方式的迁移
汉语和英语思维方式的迁移对学生的作文得分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汉语和英语思维的方式进行分析,解剖与比较。平时的训练中常注意到学生这方面的错误,要引起足够重视。
如2007年广东高考基础写作题很多学生将50% girls regard TV stars as their idols.写成There are 50% girls regard TV stars as their idols.又如,将Sports stars写成PE stars;再如将Think so写成Think this,如此等等。
这种句子结构错误与失误就是典型的跨文化迁移句子结构造成的"Chinglish"现象,也就是按照汉语的思维形式学英语,整篇文章都这样,肯定不及格,至多也只有5分。有部分同学大部分句子符合英语的思维习惯,但只要有类似于There are 50% girls regard TV stars as their idols.这样的句型的,最高得分肯定得不到优秀分,可见,思维方式的迁移有多重要。
反思九:强调阅读的相关性
广东高考英语读写任务是有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写一篇相关主题的作文;主要考查篇章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读写任务应测试的能力表明了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研究表明,阅读输入的量为80%-90%,才会有10%-20%的输出。以往的阅读教学,有一种学一拖四的策略,即学习一篇阅读文章,要阅读四篇相关话题的文章。但这已经不能适应目前高考形势和新课程标准的需要。2007高考英语读写任务依据考纲里附录5《话题项目表》的21项"热点话题"来进行设置的。这个话题平时学生肯定读过不少,试想一下,如果对这个话题进行多篇幅,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阅读,还用担心写不好吗?
反思十:充分重视summary的写作
充分重视summary的写作。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说识别、理解、和推理需要paraphrase的功底,那么概括和产出就需要summary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