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师个人俱乐部:与学生社团组织“双边互动”。
3.总结——反思——实践——总结模式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1.导质同组,同组采用AA、BB、CC分法;同质结对,竞争合作。小组组长又叫“教师助理”。一间教室里的N个小组:每个小组视为一个“小班”,高效课堂等同于“小班化”教学。
2.组内展示由组长负责组织和考评。
3.教师以小组为抓手进行“即时性评价”;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行为习惯、动作语言。
4.一节完整的课堂包括:完成既定的教学进度和任务;完成小组、个人评价。
十一、高效课堂的文化建设1.团队概念最好的概括是“家”,生生之间最佳关系是“家人”,情同手足。
2.班级文化的构建应基于“责任”进行,从真正的班规入手,强化自主、平等、尊重、合作、温暖的班级文化。
3.放手就是爱,一份信任换取百分惊喜。
十二、高效课堂的“命门”
1.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回到教育的“原点”,探索“人”的教育,利手“展示”来解决学习的“内驱力”。
2.开放的程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要敢于颠覆传统课堂。
3.学校的产品是课堂:要制定课堂标准,淡化教师的“课堂艺术”,想靠所谓“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学技艺从而“包打天下”,是一厢情愿,那只能是“茶壶里面起波澜”,唯有重视课堂标准,才能生出合格的课堂。
4、模式产生效益,因而必须尽快加速模式的“硬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