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 


来源:中国教师报
发布时间:2009-09-16 17:02:00
查看次数:

内容提要:高中英语教学交流网 http://zshunj.cn

“课 变”

           ——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

    “点火时间前置”的课堂
            
  金秋十月,正是赏花煮酒的季节。
  记者走进兖州一中的教室听课,发现这里的课堂让人“眩晕”。
  一上课,教师不是站在讲台上忙着讲题或布置学习任务,而是组织学生热热闹闹地进行学习成果展示!
  据校长杜金山介绍,“展示”是兖州一中课改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展示真是热闹,仿佛在“打仗”,整座教学楼里像炸了锅。
  可记者禁不住疑窦丛生:看不到事先的预习,学生们怎么就能一上来“凭空”开始展示呢?
  眼见着时间一点点地过去了,可师生仍然陶醉在“展示”里,意犹未尽。记者看着表,开始替上课教师担起心来——都“展示”35分钟了,45分钟的课只剩下10分钟的“小尾巴”了。
  正当记者担心时,原本沸沸扬扬的教室骤然安静下来,整幢教学楼也显得宁静了。
  这时老师站到了讲台上,开始在黑板上写“预习目标”。刚才还手舞足蹈的学生这时也都坐回座位,一边等着课代表和几位小组长发“导学案”,一边在本子上认真记录。老师写完“目标”后,就领着学生作“预习”。
  记者低头看看学生手里的“导学案”,发现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字,反正面共有四页,内容真不少。这么多的内容,区区10分钟能预习完吗?又怎么能保证预习的效果?另外,刚才的“展示”和现在的“预习”,有什么必然联系吗?为什么展示完了却又要“预习”呢?
  记者百思不解,下课后采访了刚才在给高三上语文课的李平老师。
  李平老师告诉我,兖州一中的所有课都分为两段,是“35+10”,也即“展示+预习”。课堂前半段占35分钟,就一个目标,组织学生充分展示,而展示的内容就是上节课的最后10分钟里布置的“学习任务”。在每节课后半段的10分钟内,教师要围绕“导学案”领着学生做下节课的预习,将预习目标具体化。
  原来兖州一中每节课的起点在一节课的后10分钟。这个起点虽然短,“尾巴”却很长,一直延伸到第二天,与下节课的前35分钟对接,形成一个“环状大课堂链”,将教师导学、学生预习和展示这三步贯穿起来,即“一课分两段”,“三步为一课”。
  记者和兖州一中老师座谈时,化学老师刘海清用自己的专业术语形容该校的课堂是:10分钟是预热,“课下”时间是自我加热,35分钟展示时熊熊燃烧。
  刘老师说,我们是把“点火时间”前置了,让学生在“预热”过程中发现问题,再想办法自行解决。


相关文章
·国内优秀教师标准07-14
·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 09-16
·21世纪技能有哪些?06-25
·课堂教学九问09-18
·在高效课堂中如何把住教学质量的主阵地09-20
·梅德明教授解读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12-18
·昌乐二中八环节学习法09-24
·[转载]兖州一中教育理念09-2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何顺利走过“深水区”01-12
·英语课程内容的六个要素、三大主题语境 01-24
最新文章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