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样的课才是真正的好课?
好课的唯一标准是学生学的好。与之对应的是,老师讲得好未必是好课! 因为,老师讲的再好也绝不代表学生学的好。“教学有十八般兵艺”,讲只是其中一种而已,总是以一种“兵艺”教学,就算口吐莲花也不算好课。
2、我们怎样才算是学的好?
两个方面的量值,可以帮你准确判断学的好不好。第一,知识信息对大脑的刺激深度;第二,感受到的信息量广度。只有刺激的深度大,大脑形成的刻痕才足够坚固,抗遗忘能力和准确再现能力才会提高,不仅在最近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而且在高考复习时候也会很轻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量大指两个方面,首先是课堂能够提供的信息量要足够大;其次,要保证学生感受到的信息量大。显然,光靠老师和教材提供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光靠学生听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学生中存在的教学信息释放到课堂中,学生必须全身心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因此,必须实现课堂教学的立体化和全媒体化。
3、什么样的老师算是好老师?
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和谐发展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显然,只“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讲的老师就像只会三板斧的程咬金一样,绝不是好老师。国家课程改革要求,今天的老师必须“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善于挖掘教材存在的科研价值,充分利用学生的团队资源、差异资源进行教学”,简单讲,今天教师的能力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课前的学习策划(导学案)、课中的组织控制、关键问题的点拨、学习团队的权威评价。这四个方面表现都优异,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和谐发展,才能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