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这里查看首页

找准教与研的和谐共生点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09-04-13 00:00:00
查看次数:

内容提要:高中英语教学交流网 http://zshunj.cn

教学的升华来自研究智慧

   【案例2】笔者曾上过几次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前两次上课时,总感到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不高,而在引导学生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时又无法化抽象为具体,影响了教学效果。后来,参加一次市级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恰好抽到这篇课文,还要借班上课。怎么办?只有带着上述问题硬着头皮再去研究教材、教法。经过深入研究,笔者把设计的重点定为:一要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二要将课文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具体化。出于这一思考,笔者在课堂引入中就直接引用了作家冯骥才出访法国回答记者提问时的话:记者:“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骥才:“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课堂上,我运用冯骥才幽默机智的回答,自然引出了“拿来主义”的话题,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一上课就具体认识到对待中外文化遗产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结果,这堂课上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我的教学情绪也非常饱满,课堂目标达成度较高,听课者反应热烈。

    这次研究经历告诉我:教研不仅仅是写几篇论文,也不是教师个人的闭门造车,而是针对教学的实际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思路和方案。论文一般只是教研成果的一种表达方式,教学案例、教学课件、教学反思、评课交流等都是教研成果的重要载体,都是教与研和谐共生的智慧行为。

    一般而言,一个不作研究的老师是一定上不好课的,即使能上课也不会很精彩。因此,教师离不开教研。笔者的上述经历也有两点值得思考:一是把研置于教的环境中。教研因课堂而动,因教学而作。二是将教摆在研的平台上,让教与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要找准教与研的和谐共生点,就必须以“和谐”为核心,以共生为纽带,共生为纽带,在教中发展研,在研中促进教。

第1页 第2页

相关文章
·课件和学案讲授语言点的效果比较01-31
·班主任工作总结01-06
·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绩效研究03-26
·世界最伟大的24个教育法则09-11
·跟青年教师谈如何上好英语公开课12-05
·英语作文批改与反馈策略研究07-16
·课题研究超详细入门教程09-04
·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活动教学模式的构建10-15
·浅谈高考英语听说考试的备考策略10-28
·让高中学生生活得更优雅08-09
最新文章
·教师最大的内耗,就是喜欢和“差生”较劲!03-20
·科技说明文类阅读理解特征及备考建议12-05
·教学研究丨2024年深圳市命题能力培训重要观点摘要03-30
·论文研读 | 人教版高中英语项目板块的教学探索与实践01-24
·可观察/可检测/可操作的教学目标设计12-07
·教学参考︱新课标六个关键词对教师的挑战12-01
·教学相关 | 教师如何写教学反思11-23
·有效课堂教学的10个策略(最全指南)11-19
·如何确保完形填空原创试题的效度11-07
·教师在深度学习中如何发挥作用?| 观点10-27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