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贵:不调整干部,同样能够改善学校管理结构
来源:人民教育
发布时间:2016-09-22 11:36:00
查看次数:
李希贵: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国家督学
无论你是老资格的校长还是初任校长,调整学校的组织结构都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因为它容易伤筋动骨。其实,这也是绝大多数校长回避这项工作的主要原因,原有干部一旦安排不妥,就会成为下一步推进工作的绊脚石。
不要埋怨这些干部,他们也大都不是“官迷”,只是面子上挂不住。换位思考一下,即使能上能下,下的时候也需要一些台阶。因此,任何情况的学校和任何资历水平的校长,都不宜在组织结构调整时大刀阔斧,更不可大规模地撤换干部。
在不调整干部的情况下,改善管理结构最有效的方式是调整管理职能。
大部分学校的副校长设置与分工都不是真正为了学生,他们被定义为教学副校长、德育副校长,说白了,这些岗位都是为了与上级部门对应,工作起来方便。
但是,这往往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特别是老师。我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当副校级干部超过合理职数时,每增加一名副校级干部,老师们用在学生身上的时间就会相应减少3%-5%。不是这些干部不好,恰恰相反,他们越是敬业、负责任,老师们越是需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去应对他们挑起的“事端”。
因此,只要调整各位副校长的职责,就完全可以部分地优化学校的管理形态。
譬如,取消分管制,让副校长们直接去兼任年级主任,让他们泡在老师和学生中间。请注意,他们不是去分管某一个年级,而是直接担纲。
这样做的好处是,各位副校长不再为自己过去分管的某项工作去干扰老师和学生了,更不会因此而召集老师们开会、写计划总结。他们仍然会与老师聚会,但大都是要解决学生中的问题。屁股决定脑袋,也决定着他们的做派。
如果你真正希望以学生为中心,就让那些天天和学生泡在一起的老师与学生商量,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尽管我们不可能完全听任学生,但也只有用心去倾听他们,才真正知道有效教育到底如何,什么样的教育才深受他们喜欢而且很容易走进他们的内心。
一般来说,能在更小的管理单位做的事情,就不要升级到上一个层次,也就是更大的管理单位去做。
譬如某一件事每位老师都可以独自做,就没有必要放在班上做,而在班里就可以做的事情,也就没有必要全年级一起折腾。同理,年级可以独立完成的,就没有必要在全校范围大呼隆。
如果按照以上原则去重新划定职能,你就发现没有多少事应该放在德育处,大量事情放在第一线,在老师们中间就完全可以了。这样一来,教育针对性、时效性更强了,老师们对德育处的不满、年级与德育处的矛盾大大减少。生态开始朝着有利学生的方向发育。
这些改变都非治本之策,因为你并没有调整组织结构,但改善了学校生态,以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
(来源:《人民教育》)
- 相关文章
-
·高考倒计时80天:写给高三的同学们03-18·透视教改个案:28年不留作业,其实不难03-26·放假了,为了不和孩子吵架,请家长每天读三遍07-10·带你去看各大高校绝美的雪景图!11-27·新高考这三年,语法填空创史上“7个首次”07-19·英语演讲内容参考01-12·明天几点贴福字、贴春联才对?02-14·抓好常规,就是奇迹03-10
- 最新文章
- ·孩子, 学校不是你混日子的地方! 当你累了09-16·新学期,做一个不焦虑、不内耗、不内卷的教师09-04·男生用一支笔考600场试,考上复旦!08-19·好学校的十大特征08-13·科技越发达,教师群体越忙碌07-23·厉害的老师,公开课会用这些过渡语07-19·放假了,为了不和孩子吵架,请家长每天读三遍07-10·两个清华生学习英语的方法简单介绍一下07-10·2023高考英语Ⅱ卷七选五阅读07-10
- 阅读排行
- ·印度乘法口诀09-21·我们为什么要上学?04-03·人人都可以指使老师08-13·教练技术到底学什么?09-17·值得阅读的10本英文畅销书,你读过几本?12-05·透过衡中现象对高中教育的一点思考10-15·大数据带给我们什么?03-15·左右人生命运的黄金定律04-23·三种非常奥妙的钱10-11·没有哪次选择不重要,也没有哪次能决定你的一生07-31
点击这里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