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与评价关系的思考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0-03-03 19:35:00
查看次数:

内容提要:新课程还在实验阶段, 有这样或那样的认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只要进行改革, 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新旧思想、行为的冲突。关键是要全面、客观、准确地对这些冲突进行分析。英语中考、高考一直都在发生变化。总体来讲,英语高考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科学, 越来越合理。

    这里我们主要讨论采用题海战术是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答案是否定的。种类繁杂的练习题质量没有保证。各类练习题多围绕知识点设计, 而不是考查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可以这么说, 大量地做练习题和模拟考试题对提高考试成绩并没有明显的作用。有的教师问, 如果不做题, 那课上那么多时间干什么呢? 个人以为, 可以在阅读上多花一些时间。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主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给学生提供的阅读材料的内容应该尽量广泛, 能够让学生感兴趣, 而不应该局限于带选择题的阅读练习材料。目前, 大量地做模拟试题几乎成为应付中考、高考的法宝。其实, 对一个本身不完善、不稳定的系统反复进行检测, 实际上会对该系统造成损害。大量地做模拟题也有类似的害处。一位老师说得好, 他说平时学习与考试的关系好比是磨刀与砍柴的关系。磨刀要有耐心, 不能急于求成。如果磨刀时旁边放一块木头, 磨一下, 砍一下, 恐怕刀永远也磨不好。平时学习就像是磨刀, 最后的考试就像是砍柴。刀磨好了, 砍柴就顺利。平时实施有效的教学, 考试就能取得好成绩。如果平时不注重积累,而是反复地做模拟题, 就像磨刀时磨一下砍一下,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调研中发现, 在一些高中新课程实验区, 平时的单元检测题、模块考试题的形式、标准和高考试题别无二致, 甚至连"×月×日前绝密"的字样都要印在试卷上。教师们之所以这样做, 是为了从高一开始使学生尽早适应高考的要求。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高考的形式与标准只适合高考, 不适合其他评价目的。高考的目的是选拔, 这与日常的检测( 单元检测、模块考试) 是不一样的。高考必须有合理的区分度, 平时的检测没有必要像高考那样讲究区分度。高考主要考查综合语言能力, 平时的检测主要检查阶段性的学习结果或某一方面的学习结果。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 高考题在形式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平时的检测完全没有必要采用高考的形式且受这种形式的限制。考试本身对促进语言运用能力没有多大作用; 平时教学中的评价有很多不同的功能, 不能把所有的评价都与升学考试联系起来。

    总之, 我们必须明确,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与评价之间没有根本的矛盾。考试不是"万恶"之源, 它不应该成为教师把学生带进题海深渊的借口。


相关文章
·中英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侧记11-22
·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如何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01-28
·高效课堂的十大假象解读11-03
·课堂教学九问09-18
·关于英语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与评价关系的思考03-03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杜郎口“10+35”教学模式06-08
·国外优秀教师的标准07-15
·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 09-16
·“五有四度”评课方法07-25
·高效课堂:十大误区+矫正策略07-31
最新文章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