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那些影响教育的面孔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3-01-09 13:17:00
查看次数:

内容提要:教育是有影响力的事业,它改变了无数个体的命运,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也是被影响的事业,总有一些人和事推动了某个领域的发展,或者引发了我们对某个问题的思考。



邓飞:“微公益”产生大效益

今年4月,在免费午餐基金成功运行一周年之时,邓飞和他的团队公开了活动账本:共募集善款2400多万元,让河南、贵州、黑龙江、西藏等16个省份137所学校的1.6万多名贫困学童吃上免费午餐。

这项发起于民间的公益活动,交出了一份令所有人惊异的成绩单。而说到活动的起因,仅仅是一次偶然。

2011年3月,邓飞从朋友那里得知,贵州山区的孩子没有午饭吃。他通过微博呼吁“为贫困山区孩子提供免费午餐”;之后,他以500名媒体人的名义,发起了“中国贫困山区小学生‘免费午餐’计划”.

4月2日,贵州黔西县花溪乡沙坝小学169名学生吃到米饭、酸菜炒肉、烧土豆和白菜汤,该校成为全国第一所享受免费午餐的学校。同日,免费午餐与福基会合作发布捐款账号,社会公募正式启动。

自去年4月始,免费午餐得到广大网友的积极响应,迅成燎原之势,善款如流,爱心如潮。10月26日,国务院决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每生每天3元标准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试点范围包括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生。

这一天,距离免费午餐基金成立仅半年,舆论普遍解读为民间慈善获得了政府回应,民间探索引领了国家行动。

点评:3元可以做什么?你可以买一瓶水,也可以为贫困山区小学生捐出一顿午饭。由邓飞等公益人士发起、众多网友参与的“免费午餐”计划,通过微博汇集起一个又一个3元,为吃不上午餐的孩子们捧出盛满爱心的免费饭。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是孩子应该除外。民间版的“免费午餐”计划募集了大笔资金,让数万孩子受益,让无数人感动。它又一次印证,抚慰伤痛、救济困顿,是许多普通人最朴素的心愿。

邓飞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微公益”产生了“大效益”.细微善行的汇聚,有着温暖整个社会的力量。而政府的快速出击,更让免费行动有了底气。

刘路:“23岁研究员”的争议

今年3月20日,中南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校长张尧学宣布,给予中南大学学生刘路100万元奖金,并破格聘任他为中南大学研究员,使今年23岁的刘路成为我国目前最年轻的研究员。

此前,正在中南大学读大三的刘路因为破解了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而引起国内外数学界关注。

“西塔潘猜想”是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猜想。2010年10月,酷爱数理逻辑的 刘路突然想到用以前用过的一个方法稍加修改便可以证明这一结论,连夜将这一证明写出来,投给了数理逻辑国际权威杂志《符号逻辑杂志》,彻底解决了西塔潘的 猜想。2011年10月,中南大学特批刘路硕博连读,并为其量身打造培养方案,还将其作为青年教师后备人才,进入数学家侯振挺教授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点评:英雄不问出处,也不必问年龄,年轻教授并不鲜见,但23岁大学生刘路破格晋升为研究员,还是带来了对高校人才选拔现状的反思。

对于学校来说,破格晋升刘路是想给他更好的平台,有惜才之意,并借此提升学校声誉,吸引更多人才加盟。但也恰恰因为此,激发了人们对高校人才选拔制度的反思:破格晋升是行政推动还是校学术委员会进行的决策?

长期以来,高校存在论资排辈现象,不少人苦苦熬上几十年方能评上教授。刘路的破格晋升,打破了这种坚冰,因而很具传播效应。但问题是,由于选拔缺乏有说服力的标准,譬如学术委员会的决议,使得这一破冰之举备受争议。

因此,只是破格晋升一个刘路,显然难以让更多的“刘路”涌现,如何建设合理通道,让更多人才通过正常渠道上升,才是高校选拔制度变革的应有之义。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相关文章
·课件和学案讲授语言点的效果比较01-31
·翻译技巧 |10大英汉差异09-25
·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08-29
·高中英语课文教学的“导、读、练”——培养学生整体阅读能力初探10-19
·谈英语合作学习的实效性06-02
·教师之间听课,到底听什么?01-12
·教学相关 | 教师如何写教学反思11-23
·有效教学的实践反思10-13
·激情和魅力让英语课堂兴趣无穷01-08
·尖子生培养工作要点10-16
最新文章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