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女士谈一堂好课的标准 |
||||||||||||||||||||||||||||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06日 查看次数: |
||||||||||||||||||||||||||||
温馨提示:双击屏幕可以自动滚屏,点击可以停止。电脑和手机访问效果相同 |
||||||||||||||||||||||||||||
内容提要:我国教育界权威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女士,某周刊采访时谈到如何评价一堂好课。 | ||||||||||||||||||||||||||||
|
||||||||||||||||||||||||||||
我国教育界权威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女士,某周刊采访时谈到如何评价一堂好课。 教师讲的学生都知道,何必再上课? 叶澜说,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课堂上学生都应该有事情做 她介绍,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 上课不能完全预先设计 基本要求(3)生成性 叶澜介绍,这节课不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 哪怕部长听课,也要“目中无人” 叶澜说,不少老师受公开课、观摩课的影响太深,一旦开课,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及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生成许多新的知识。 |
||||||||||||||||||||||||||||
·上一条:班主任工作总结 ·下一条:讲好公开课的注意事项 | ||||||||||||||||||||||||||||
|
||||||||||||||||||||||||||||
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平台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