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四种意识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0-03-04 13:40:00
查看次数:

内容提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也必将成为教师教育实践的主流话题。作为在职阶段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来说,一方面来自教师的内在需求和意识,另一方面与教师的专业特殊能力相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也必将成为教师教育实践的主流话题。作为在职阶段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来说,一方面来自教师的内在需求和意识,另一方面与教师的专业特殊能力相关。要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就不仅要重视教师主体"内省"的价值,同时要重视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教师要想获得专业发展,使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就要建立四种基本的"意识

    教研一体化意识

    目前,一些学校确实以"校兴科研"促成了"科研兴校".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个别学校,教学与科研两张皮,教育科研流于形式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正在降低,教育科研的意义和价值受到质疑。要让教学与教研紧密结合,使教育科研不走过场,不成为"中看不中用"的塑料花,就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1. 研究与实践并驾齐驱。"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就是按照规律,按照理论实施的过程,研究的过程就是教的过程,就是教学研究的实践过程;就是验证教研效能的过程,就是完善并提高教学效果的过程。在研究中,研究者要将反思调整贯彻始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后应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落实检验方案,再在新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通过新的研究加以解决。可以说整个研究过程就是教学不断矫正、改进的过程,同时也是反思渗透其间,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离开教育教学实践搞所谓的学校教育科研,一方面难以收到成效,另一方面也容易使教师产生对教育科研的排斥感。

    2. 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教育科研不是为研究而研究的,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解决学校实际问题,改进学校现有实践状态。它以推进实践、解决问题、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主旨,以教师在学校现实场景中从事教育实践问题的研究为特征,以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指导教学实践为目的,这样才能收到效果。因而,一旦形成相关的研究成果后,要注意在教育教学中加以推广运用,在学校管理中加以实施,通过运用展示研究的成果,彰显研究的魅力,激发广大教师进一步开展教学研究的动力与愿望。

    问题意识

    问题是研究课题的基础,不能发现问题,就无从构建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教育科研的问题不能来自于书本知识的简单推理,不能来自于他人经验的简单移植,不能来自于以往做法的简单深化,不能来自于其他学校的"模式"推广,而应根植于学校自身实际,切实梳理学校改革与发展中的根本性、关键性问题。应该从大量天天接触、参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寻找贴近课堂教学的问题,寻找让教师感到亲切、能引起共鸣和思考的问题,寻找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并通过教研来解决这些问题,把教育教学问题科研化。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可能会产生新的困惑和迷惘,诸如教育观念的更新,课程文化的重构,教材内容的变革、教学方法的更新等,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可通过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研修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突破口,着力组织引领教师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和同伴在积极互动中解决问题;着力组织好每一次校本教研活动,以显著的效果吸引教师参与并积极解决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着力从课堂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此外,举办教师需求的教育沙龙,根据青年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等面临的实际困惑和问题来组织主题研讨,以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彼此借鉴。在具体交流和探讨中,大家可围绕本次主题各抒己见,甚至辩论争鸣。这样,便于大家将对具体问题的思考带入实际教学工作继续探讨。由于是带着问题探讨,并且极具灵活性,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的参与,每位参与教师都充分享有自由的话语权。

第1页 第2页

相关文章
·“高中学生参与学科课程建构的实践研究”09-04
·“‘同课异构'教研基本范式的研究”课题12-21
·课题研究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报告09-04
·“数字化时代校园信息文化构建研究”结题报告09-04
·课题研究之立项与开题09-21
·如何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告09-04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附部分学科案例)08-15
·声音小就无法展示激情吗05-25
·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四种意识03-04
·新课程标准下优化课堂提问的研究 研究方案05-25
最新文章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