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引导下的语法教学探索——一节语法课的设计与反思


来源:北京侯艳艳
发布时间:2009-09-27 08:24:00
查看次数:

内容提要:高中英语教学交流网 http://zshunj.cn

  一、中学英语新课标对语法教学的定位

  在以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的中学英语新课标中, 语法不再是教学的出发点, 取而代之的是一整套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等级来划分的培养目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种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 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 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其中, 语法与语意、词汇、功能、话题一起构成语言知识。可见, 语法能力的培养只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语言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新课标中, 语法教学的地位确实有所削弱, 但它并不是被摒弃了。这样既不失语法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 又避免了传统教学中为语法而语法的弊病。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法教学策略

  在传统的显性语法教学中, 教师通常采用演绎法来教授语法规则。演绎法的教学模式为: 规则——例句——练习。尽管演绎法直截了当, 省时省力, 学生压力较小, 但它也会养成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对于教师灌输的语法知识, 他们更多地依赖记忆。为了达到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一总体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的第四部分“实施建议”对英语教学提出了九点宏观的教学建议。根据这九点建议的精神, 语法教学模式也应调整和改革, 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合作、探究等方式参与语法学习过程。《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新认识中学语法教学的目的, 改变语法教学的方式。不要把语法学习当成是简单地记忆一些语言规则, 而是应将语言的形式、意义和交际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内化语言规则, 从而使学生能正确地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

  三、教学内容分析和目标设置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年5月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模块第一单元语法,Direct Speech and Indirect Speech。作为语法系统的学习,这一语法点属于新授课;但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经常见到这种语言现象,因此不会陌生,理解上没有太大问题;这其实正是新教材语法呈现的特点──在正式学习前作足够的铺垫,从而减少焦虑,增强信心。因此,我把这节课的目标设定为:在熟悉了解这一语言现象的基础上,能在口头的交流中熟练转述他人的话。

  四、教学主要环节

  1、发现语言基本规律

  学生活动:观察5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句子,进行对比,发现转换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并进行小组讨论,在教师引导下,提炼规律。

  本环节目的:让学生发现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不同,转换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培养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并总结归纳的能力。


相关文章
·词汇短语与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09-11
·PBL模式在英语新课程中的实践和认识12-15
·谈适应学生差异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化改革05-07
·广东高考阅读理解题答案与干扰项关系的分析10-17
·男女生英语学习差异的分析10-05
·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策略的培养10-02
·如何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09-20
·浅论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09-03
·加强英语阅读,提高学生写作效率11-21
·“六字”教学模式初探08-14
最新文章
阅读排行